找到相关内容105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产生的时代背景

    毗罗梨子,据说是毗罗梨部族的思想家。他认为诸如“有无它世”、“有无化生之有情”、“有无善恶业之异熟果”、“如来死后存在不存在”等一系列当时争论中的重大问题都不可断言,不加可否。佛教称他为“不死矫乱论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55555772.html
  • 鸠摩罗什法师——佛教史话之七

    ),新经斯陀含。旧经不还果,新经阿那含。旧经无着果(亦云应真、应仪),新经阿罗汉(亦言阿罗诃)。旧经摩纳,新经长者。旧经濡首,新经文殊。旧经光世音,新经观世音。旧经须扶提,新经须菩提。旧经舍梨子(...

    鉴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43656373.html
  • 浅谈禅宗的不立文字

    ,“要知道梨子的滋味,就必须亲口尝一尝”,正是此理。可知,语言文字只是给人们认识事物外表皮肤而已,无法给人们体会事物的实性,何况诸法实相,更是无法通过语言文字来领会。语言文字还要以凭空造就一个抽象符号...

    德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20162590.html
  • 略述律中的不学与无知

    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果;是故当勤精进,学此三学。」尔时阿难在波罗梨子城鸡园中,时有孔雀婆罗门,至阿难所,问讯已,在一面坐,白阿难言:「沙门瞿昙,何故为诸比丘,制增戒学,增净行学,增波罗提木叉学?」阿难...

    了 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1662894.html
  • 国学与禅--中国心性之学(三)

    试着把苹果吃了,我说请你说一说这个苹果是什么味儿,他说了半天,说苹果是脆的,苹果是甜的,苹果的水份很多,我说如果拿一个梨来说也是脆的,甜的,我不知道你说的是苹果,还是梨子,或者是其它的什么?他又试着说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11986618.html
  • 舍利弗在《維摩經》中的性格與角色

    諦分別經》),相當於《中》31,大正1,頁467中,及《增》27.1,大正2,頁643中。「舍梨子比丘,能以正見為導御也。目乾連比丘,能令立於最上真際,謂究竟漏盡。舍梨子比丘,生諸梵行,猶如生母。...

    林昭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3243916.html
  • 略谈灭尽定

    无漏摄。可是,在《中阿含经》卷5〈舍梨子相应品成就戒经〉中,舍利弗告诸大众说,若于戒定慧成就,便能出入灭尽定,若未得无漏智而入灭尽定,又如果于定中丧命,必生欲界以上的天,如其说:“若比丘成就戒,成就定,成就慧者,便于现法出入想知灭定,必有此处。若于现法不得究竟智,身坏命终过搏食天。”(大2?449c,10~13)但尊者乌陀夷却反对舍利弗而言:“尊者舍梨子,若比丘生余意生天中,出入想知灭定者终无此处...

    释印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3745245.html
  • 舍利弗在《维摩经》中的性格与角色

    iii,248(《中部.谛分别经》),相当于《中》31,大正 1,页467中,及《增》27.1,大正2,页643中。“舍梨子比丘, 能以正见为导御也。目乾连比丘,能令立于最上真际,谓究竟漏 尽。舍梨子比丘,生诸梵行,犹如生母。目干金比丘,长养诸梵 行,犹如养母。”(注8)Vin 2.a.l.24,Vin.i.42(《律藏.大犍度》)。《弥沙典部和□ 五分律》...

    林昭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3345391.html
  • 《大智度論》中四無量心的地位及修持

    ----  [1] 东晋、瞿昙僧提婆译《中阿含经》卷六云:  世尊告曰:舍梨子,汝何以不教梵志陀然过梵天法,……尊者舍梨子白曰:世尊,彼诸梵志,长夜爱著梵天,乐于梵天、究竟梵天,是尊梵天、宽有梵天、为...

    釋海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0645475.html
  • 略述印度佛教史

    ”  2.末伽梨?俱舍梨子(末伽梨瞿舍梨)  从母得名俱舍梨子,末伽梨是字。认为人的一生是命运决定,个人意志和行为  是宿命论,因此从事任何道德修行和行善都没有意义。他说:“无力,无精进,无士夫方便,...

    许楚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0546567.html